您好!欢迎来到安徽共青团! 用户名: 密码:
 
你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各地工作
各地工作
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赴安徽明光支队大学生实践记录
【信息时间:2025-09-18  来源:    明光市团委 阅读次数:479】【我要打印】【关闭

2025年8月11日至23日,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赴安徽明光开展暑期实践活动。此次活动得到了市农业农村局、跃龙集团(地信创新谷)、团明光市委、市文旅局和各乡镇街道的大力支持。期间,团滁州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也与部分学子开展座谈交流,结合自身经历给予实践指导。为期12天的实践中,支队14名成员围绕“数字技术赋能文旅产业”主题,走访11个乡镇,完成16户入户访谈与调研,形成数字乡村专题调研报告2篇,并根据地方需求设计文旅地图、IP形象及文创周边产品10余份。

微信图片_2025-09-02_162356_671.png

一、座谈交流,精准对接

8月12日至13日,支队抵达明光并参加首次校地对接座谈会。通过座谈,同学们初步掌握了明光市基本情况,进一步明确了地方在文旅宣传和特色产业发展方面的具体需求,及时汇总形成问题与需求清单,实现高效精准对接。

微信图片_2025-09-02_152830_964.jpg

二、走访调研,深入一线

自8月14日起,支队深入明光多个乡镇,实地考察女山湖古火山口、柳巷镇义集银杏古道、浮山堰遗址、桥头镇金桥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来桥镇嘉山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涧溪镇艾草产业园、管店镇甜叶菊产业、张八岭镇江宁—明光合作产业园等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点位。

微信图片_2025-09-02_162418_580.jpg

支队成员还赴苏巷镇戴巷村、三界镇郑岗村和梅郢村开展入户访谈,完成问卷调研16份,了解村民实际需求。在戴巷村陆郢组,深入了解“陆郢模式”的探索历程和实践经验;在三界镇南岗村,调研张华菊返乡创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典型事迹;在女山湖镇,深度专访了大闸蟹养殖户之女王玉雪,并利用公众号专题推送宣传“蟹二代”电商创业故事。

微信图片_2025-09-02_162423_860.jpg

三、母校回访,传递经验

支队成员走进明光中学,面向高中学生及准大一新生开展学习与生活经验分享活动,内容涵盖九科学习方法、心理调适、习惯养成、入学准备、人际交往和信息获取等多个方面,现场参与学生200余人,活动反响热烈。

微信图片_2025-09-02_162444_884.jpg

四、成果丰硕,设计出彩

学术组聚焦数字乡村建设和数字技术赋能文旅两大主题,结合乡镇考察中发现的具体问题,撰写形成2篇调研报告;项目组重点围绕环抹山片区和江淮分水岭风景道军岭段,规划设计文旅路线,绘制文旅与产业地图;宣传组依托女山湖大闸蟹、管店甜叶菊、涧溪绿豆、涧溪艾草、银杏古道五大特色,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同学主导设计“明蟹蟹、明甜甜、明豆豆、明艾艾、明杏杏”系列IP形象及周边文创产品。

微信图片_2025-09-02_162604_844.jpg

五、总结汇报

活动尾声,支队队员赴团滁州市委汇报实践成果,团滁州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张芮瑜勉励大家心系家乡、贡献力量。当日下午,支队全体成员在明光市人民政府参加实践总结汇报会。会上支队长从实践概况、学术调研、支队活动、设计文创、宣传成果、反思展望六个方面此次实践成果进行总结,团明光市委对支队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鼓励队员们持续关注明光发展,继续为家乡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微信图片_2025-09-02_162627_748.jpg

六、活动影响

本次实践活动有效推动了校地深度合作,为明光文旅产业发展和数字乡村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进一步扩大了明光特色产业和文旅资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了青年学子反哺家乡的意愿和能力。

下一步,团明光市委将继续深化同高校工作站对接,搭建更多青年实践平台,吸引优秀学子走进明光、服务乡村,持续为明光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发展汇聚青春力量。

皖ICP备05006595号 总访问32951688次

Copyright © 2008 共青团安徽省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合肥市中山路1号省行政中心2号楼2楼

邮编:230061 Tel:0551-63609700 E-mail: ahtsw@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