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集团区委“四举措”打造立体化实践育人体系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吸引优秀大学生返乡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乡村振兴,增强大学生群体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吸引青年人才留在杜集就业创业,服务杜集高质量发展,杜集团区委“四举措”打造立体化实践育人体系。
积极承接“三下乡”。在暑期“实践季”的到来之前,团杜集区委积极打造了一批“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并主动参与校地共建,积极与各个高校对接,承接了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外国语学院、淮北理工学院等高校共计5支“三下乡”实践团队。在实践期间团区委为各实践团队提供场地、设备、后期宣传和表彰激励等支持举措,做好实践期间全过程保障,保证了杜集区“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的稳步开展。“三下乡”实践团队下沉到杜集区各个村(社区),为实践地所在村(社区)提供助老服务、爱幼关怀、政策宣讲等专项服务。淮北理工学院支教社开展了为期15天的七彩假期公益课堂,为辖区30余名留守儿童送去欢乐;合肥经济学院团队组织开展《寻访青年先锋》,发掘了一批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优秀青年典型。
主动开展“返家乡”。团区委积极动员各单位开发政务实践岗位和企业实践岗位,共征集政务实践岗位25个,企业实践岗位4个。报名活动结束后,根据大学生实践岗位和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人数情况,按照“双向选择、合理调配、人岗相适”原则,进行合理匹配,最终确认26名暑期实践大学生。在实践期间实行全程导师制,为每位参与实践的同学答疑解惑,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有所收获,有所成长。为进一步厚植返乡学子的家乡情怀,开展青年人才看家乡活动2次;为提升青年大学生咨政议政能力,开展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暨乡村振兴主题座谈,开展大学生政协模拟提案大赛;组织100余名志愿者参与朔西湖花火音乐节、爱心圆梦大学走访、防汛救灾、“‘青’凉一夏 爱心相伴”公益送水活动等志愿服务20余场次。
着力培养“云小编”。云“小”编有“大”作用,杜集共青团新媒体宣传工作矩阵涵括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抖音、微博等,团属新媒体工作事关共青团的形象,为引进新鲜血液,用青年思维来开展青年工作,团区委面向参加社会实践的杜集青年学子广发“英雄帖”,招募9名“云小编”助力杜集共青团新媒体运营。开展“云小编”线下见面会,就公众号推文制作、视频剪辑等进行培训交流。自2024年7月杜集云小编团队招募和试运营以来,在团属微信公众号上已累计发稿86篇,视频剪辑5个,图片处理百余次,阅读量累计近万人次。
选拔兼职“领头雁”。积极发挥“青年人才聚集地”的阵地优势,利用“青耀杜集 扬帆起航”暑期社会实践的契机,对参加“三下乡”、“返家乡”和“云小编”实践的大学生群体进行全过程考察并予以综合评价,选拔出名在读大学生骨干,担任基层团组织副书记。利用在校大学生返乡时机,在各镇街组建在读大学生云上团支部,由兼职副书记和各村(社区)团组织共同推进,动员本区域的大学生们积极加入。兼职团组织副书记不仅开展团员信息摸排、文稿撰写、台账整理等线上工作,同时也组织开展一些列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充分发挥了团组织对青年群体的凝聚作用。高岳街道的大学生组织开展反电诈宣传,提高辖区老年人安全意识;段园镇的大学生在青年之家开设“红领巾学堂”,丰富青少年课余生活。(团杜集区委 陈静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