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工作动态 纪检监察 联系我们 书记信箱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各地工作
各地工作

安徽宿松:建强骨干队伍,激励青年作为

发布时间:2023-03-09 来源:团宿松县委 阅读次数:1688

改革以来,为有效破解“联系青年覆盖面有限、组织动员青年效能不高、服务青年把脉不准”等难题,宿松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以推进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为契机,全面加强党建带团建,选优配强县域团的工作骨干,激发广大团员青年积极贡献青春力量的使命和热情。

一、紧盯重点,高位推动抓改革

紧抓全国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机遇,将县域改革纳入县委深化改革总体布局,紧盯标志性改革成果,全力推动改革落地见效。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党建带团建,成立县域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管共青团工作的县委副书记具体负责,确保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有效推进。县委常委会、县委深改委会议听取改革工作汇报3次,将改革工作列入全县“国”字号的重要改革项目,纳入县委深改委年度工作要点和重点改革督察计划。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就高质量推进县域改革提出明确要求,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各司其职,形成“县委亲自抓、党政协同抓、部门具体抓”的工作格局。

二是强化机制保障。坚持立足实际调查研究,精心制定改革工作方案,细分36项改革任务子清单,明确任务要求、具体举措、责任部门及完成时限,定期调度工作进度与成效,推动改革任务落实落细。完善“财政保障、项目运作、社会协同”的保障机制,以全县6-35周岁青少年人口数为基数,每年按1元每人的标准常态化提供资金保障,加上其他经费共拨付90余万元,全力支持保障共青团改革。制定《宿松县“松兹优才卡”管理暂行办法》,为青年人才提供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健康医疗服务等11项优惠措施。将青年住房工作纳入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重点,新建青年人才公寓48套、青年人才公租房29套,为青年人才在宿松创业就业提供良好居住条件。

三是强化督导考核。坚持省市县“一盘棋”,团省委、团市委先后4次到宿松进行督导调研,就扎实推进改革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县委首次将党建带团(队)建工作纳入县委巡察工作规划和教育系统教育评价、督导,将改革试点纳入年度党建考核。截至目前,已开展的4轮巡察中,全覆盖对6个乡镇、28家单位的党建带团建工作进行了常规巡察。

二、建强队伍,激发团干新动能

坚持“既要数量充足、又要质量优良”原则,进一步拓宽团干部选用视野,持续建强团的工作骨干队伍。

一是广纳贤才,着力优化县域各级团的骨干队伍结构。按照“1+2+1+3”模式配备“专兼挂”干部,配齐配强团县委班子,即1名专职书记、2名专职副书记,从县委组织部选配1名挂职副书记,从企业、乡镇、教育系统择优选拔3名兼职副书记,建立专兼挂干部分工协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批准成立团属事业单位“宿松县青年发展服务中心”,在全县遴选2名事业编制工作人员。深化“校地”联动,招募72名宿松籍大学生返乡兼任基层团组织干部。结合村(社区)“两委”换届,为每个村(社区)选配青年委员,实现“一村一青年委员”。

二是突出实绩,着力建立能上能下团干部“赛马”机制。出台《全县基层团组织综合考核评价暂行办法》,通过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畅通团干部成长渠道。改革以来共推荐提拔10名乡镇团委书记进入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对2名考评成绩落后的乡镇进行了约谈,并同步调整团委负责同志。

三是加强培育,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团干部队伍。将团干培训纳入全县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在县委党校举办专题班,并结合宿松实际,精心设计课程,重点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团队业务知识、共青团服务“双招双引”及其他品牌活动策划等内容对基层工作骨干进行培训,通过政策解读、现场教学、案例剖析、实践体验等方式,不断强化团干部政治锻造和实践能力提升。定期组织选派优秀基层团干部到县党政综合部门、长三角等先发地区进行跟班学习锻炼,进一步拓宽团干部视野。制定《2020-2023年全县团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分层分领域抓好团队干部梯度化培育,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团干部队伍。

三、搭建平台,激励青年善作为

聚焦县域共青团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有效发挥,在党政中心工作中具体指导并信任支持团县委开展工作。团县委充分发挥共青团桥梁纽带作用,实现联系服务青年与动员青年建功双提升。

一是青年服务落实落细。利用原青少年宫临街的门店优势,县财政投入70.8万元建成“青年之家”总站1家,并在各地建设分站N家,通过项目赋能阵地建设,常态化开展公益培训、交流交友、青少年讲坛、读书沙龙等各类活动,实施“七彩假期”暑期公益课堂、“关爱留守儿童”行动、“青心护苗”心理健康公益课堂等特色项目,提高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总站设立“宿松县青年人才驿站”,搭建“国联·宿松”创业帮扶孵化基地,在政策指引、创业咨询、就业岗位推荐、人事代理、技能培训等方面为青年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协调各方资源开展人才招聘、人才赛会、教育培训等各类人才交流活动239次。

二是成长保障有力有效。加强对青年人才政治吸纳,对履职表现突出的青年社会组织骨干,积极推荐作为“两代表一委员”、青联委员人选。加强团属组织培育,采取“群众点单+政府买单+组织接单”的项目化运营模式,将青少年事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团属青年社会组织认领承办。发挥希望工程社会资源动员机制优势,2022年募集助学金共计129.35万元,资助学生587名,较往年同比增加48%和126.6%,困境青少年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三是引领建功有声有色。指导团组织聚焦地区高质量发展,设计“小切口、大纵深”的项目载体,共青团工作对党政中心工作的支撑感更加突显。比如,洲头乡团委选定“汇聚青年力量,促进园区高质量发展”品牌,带动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与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2022年动员青年志愿者300余人次投身其中,全乡“90后”青年农场主为园区贡献农业生产总值1500万元,报效桑梓之情切实转化为立足岗位的工作业绩。主动让青年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挑大梁、唱主角。2022年,青年志愿者连续16天坚守疫情防控封控点、管控点,97名医学专业大学生就近服务医疗机构等担当画面不断展现,全县团员青年围绕疫情防控、文明创建、移风易俗等中心大局,开展各类服务活动340余场,动员青年3600余人次,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下一步,宿松县委将继续按照改革要求指导推动县域共青团纵深推进各项工作,真正将改革成果固化为政治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成效。(中共宿松县委副书记 谢长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