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犇”向丰登实践团队一行赴亳州市利辛县,围绕农业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主题,开启为期四天的实地调研与交流之旅。
科技赋能农田“升级”
在阚疃镇八里村,团队实地调研了总投资1.25亿元的旱改水项目示范区。该项目通过土地平整、灌溉系统改造等工程,将2万余亩旱地转化为“田成方、路相通、可灌溉”的高产水田,实现“一麦一稻”轮作模式,亩均粮食产量提升30%以上。
“过去这里十年九涝,现在通过水系连通和智慧灌溉,旱涝保收有了保障。”利辛县委常委、副县长介绍。项目还创新“一户一块田”土地流转模式,村集体年增收超十万元,带动12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此外团队成员走访示范区附近农户探求实际民生,感知民意,切实体悟科技与政策带来的生活便利。
技术集成破解增产瓶颈
在中疃镇纪大寨村万亩玉米示范片,团队深入田间地头,了解“一增一控三提三改”技术模式应用情况。该项目通过推广中玉303等耐密抗倒品种、实施水肥一体化精准管理,目标实现亩产突破1000公斤,较当地平均水平提高15%以上。
“当前正值玉米拔节期,我们重点抓好化控防倒和病虫害统防统治。”高级农技师韩华现场演示了高地隙植保机“一喷多促”作业,通过喷施杀虫剂、杀菌剂和叶面肥,同步实现防虫防病防早衰。团队成员分组开展田间地头调研,充分了解家庭作坊的难点与需求,同时提供理论支撑与帮扶,助推家庭农场经济发展。
深化合作共绘振兴蓝图
下午,团队成员与利辛县农业农村局开展座谈交流会。
座谈会上,利辛县委常委、副县长致开场词,对安徽农业大学一行表示热烈欢迎。
随后,队长详细介绍了此次赴利辛开展社会实践的基本情况;副队长、队员代表先后发言,分享了调研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展现了团队成员在实践中的成长与收获。
在交流发言环节,参会人员围绕利辛县农业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合作方向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当季正值玉米生长发育关键期,面对中度干旱不能只用水把苗子‘哄’出来,而是要把它‘喂饱’”马庆教授针对当地玉米单产提升提出关键性建议,对此利辛县焦县长也深表认同指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所在”并现场要求县相关部门及时下发文件,告知农户要“喂”玉米喂到下雨。安徽农业大学一行领导、老师和利辛县各部门负责人及企业代表也纷纷发言,介绍了当地在农业产业升级、企业发展等方面的举措与需求。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做总结发言,他讲述自己与利辛县的不解之缘,指出了实践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也对团队成员提出了要求:年轻人要“自找苦吃”,勇于实践,不怕吃苦,致力于推动乡村振兴事业稳健发展。
最后,利辛县委常委、副县长代表利辛县对安徽农业大学“犇”向丰登团队的到来表示感谢。他指出,此次实践调研活动为利辛县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理念,希望双方能够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互利共赢,共同推动利辛县农业现代化进程。同时,他也对团队成员提出要求:要做“一懂两爱”的新青年,要做“身上有汗、脚下有土、眼里有光”的“三农”工作者,要做有情怀、能吃苦、肯钻研的新农人!
此次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犇”向丰登团队赴利辛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不仅为团队成员提供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宝贵机会,也为校地合作搭建了良好平台,对促进利辛县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积极意义。